13907922036

江西仁安烤鲜竹沥药业有限公司

详细内容

痰家圣剂说竹沥

鲜竹沥是我国的一个用药历史悠久的经典名药,宋·寇宗奭著《本草衍义》称“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为痰家之圣剂也” ,明·张三锡著《本草选》称“竹沥乃阴虚有大热者仙品,中年痰火,舍此必不能成功”,清·冯楚瞻著《冯氏锦囊》称“竹沥……但世以为大寒,殊不知系火煅出,又佐姜汁,有所寒乎?况沥之出于竹,犹人身之血也,极能补阴,长于清火,性滑流利,走窍逐痰,故为中风之要药。”

鲜竹沥的化痰疗效与其特殊的制作方法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炮制方法有《备急千金要方》和《本草纲目》两种方法。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编著的《千金要方》记载:“取淡竹断两头节,火烧中央,器盛两头得汁。”,就是鲜竹沥直火烧制法;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以竹截长五六寸,以瓶盛,倒悬,下用一器承之,周围以炭火逼之,其油沥于器下也。”,这就是现代常说的干馏法。但上述两种传统制法用到现代工业化生产难度较大,因此一直以来鲜竹沥多采用蒸煮等其他方法替代,实则有违中药炮制原理,其药性疗效必然不同。

鲜竹沥是经典中成药鲜竹沥、复方鲜竹沥、益气祛痰合剂、竹沥达痰丸等品种的药材,鲜竹沥饮片是中医药经典名方临床调配的重要品种。2019年,鲜竹沥饮片纳入了国家医保品种目录,而目前市场上没有一家企业采用直火法这一传统工艺生产鲜竹沥饮片,经严格的市场调研,直火烧制鲜竹沥饮片的销售市场在十个亿人民币以上。因此生产传统火烤鲜竹沥饮片,保证其质量与疗效,能满足中医药经典名方临床调配需要,企业社会价值高,经济前景广阔。

选取道地药材,遵照古法炮制,才能称之为传统中药,传统的经典名方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治病救人效果。江西仁安药业有限公司秉承传统火烤工艺,结合现代科技创新性地设计制造了工业化生产线,实现了批量直火烤制鲜竹沥。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引进了现代工艺设备,并在工业厂房内生产,降低了烟雾灰尘的环境污染,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有了保证。

鲜竹沥为禾木科植物粉绿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净竹Phyllostachy snuda McClure及同属数种植物的鲜杆经加热后自然沥出的液体,为中国传统中药,具有清热化痰作用,临床上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中风舌强,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等疾病。

1,历史、原植物及品种研究

竹沥始裁于《神农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将本品例为中品,谓其主“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朱丹溪《丹溪心法》:“痰在腹间,使人癫狂,或健忘或风痰,皆用竹沥,亦能养血。”“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李时珍《本草纲目》: “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火燥热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本草衍义》曰:“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张璐《本经逢原》日:“竹叶兼行肌表.故能疗疮杀虫。竹沥专清胃腑,故能止呕除烦,竹沥善透经络,能治筋脉拘挛,痰在皮里膜外,筋络四肢,非竹沥不能化之,纯阴之性,虽假火逼,然须姜汁鼓动其热,方得应手取效。”缪希雍《本草经疏》:“竹沥,竹之津液也。《经》云大寒,亦言其本性耳。得火之后,寒气应减,性滑流利,走窍逐痰,故为中风痰家要药。”

《名医别录》将竹沥称为淡竹沥。梁代陶宏景曰: “凡取竹沥,惟用淡、苦、堇竹者”,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又收栽用慈竹。另有下列种类也较广泛地用以制作竹沥应用:浙江淡竹(又名旱园竹).旱竹、石竹(又名净竹)、灰竹(江苏)、金竹(又名黄皮绿筋竹)、毛竹及粉绿竹。

淡竹又名甘竹,白竹(江苏)、毛金竹(浙江),多年生,乔木状或灌木状。竿高7—8米,直径3-1Ocm,圆筒形,绿色,光滑无毛,竿环和箨环均隆起,箨鞘硬纸质,背面黄绿色至淡黄色,箨耳显著,箨舌发达,箨叶鲜绿色,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缩。小叶具叶1-3枚;叶鞘淡绿色或稻草色,无毛;叶舌绿色,或微带紫色;叶片狭披针形,

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长7-16cm,宽1-2cm,先端尖,基部收缩为长约5mm的叶柄。穗状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花枝有叶,顶生小穗丛l-3枚,基部托以4-6枚佛焰苞;小穗含有2-3珠花;颖1或2片,披针形,或缺;雄蕊3,悬垂于花外;子房尖卵形,花柱丝状,柱头3。花期3月至次年5月。

2.工艺研究

竹沥的传统制备方法,《本草纲目》中记载为:将竹截作二尺长,辟开,以砖两片对立,架竹于上,以火炙出其沥,以盘承取;以竹截长五六寸,以瓶盛,倒悬,下用一器承之,周围以炭火逼之,其油沥于器下也。

3.成分研究

3.1氨基酸类成分 竹沥的水溶性部分经纸层析、氨基酸分析仪鉴

定,含有十余种氨基酸¨_”,分别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

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蛋

氨酸、赖氨酸、酪氨酸。有人提出竹沥中娄港酸成分可能为祛痰止咳

作用的有效成分“““1。

3.2酚性成分 竹沥的醚提液经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检出含有愈创

木酚、甲酚、苯酚等成分⋯。

3.3有机酸成分经薄层层析、气相色谱、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出竹沥

中含有甲酸、乙酸、苯甲酸、水杨酸等⋯。

3.4无机元素 高吾名¨21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诗对5个不同产地,

相同时令出产的竹沥进行cu、Fe、Mn、zn、ca、Mg 6种无机元素测

定。Mn、zn、Fe三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其比例关系与中药止咳化痰

疗效有内在联系¨”’。

.临床应用

6.1治疗重症乙型脑炎痰阻 姜海涛¨“利用竹沥经胃管注入50-200ml/次,每天2-3次,连用2-3天,治疗重症乙型脑炎并发痰阻患儿,取得良好疗效。鼻饲竹沥后数小时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缺氧症状改善,高热和惊厥易控制。

6.2治疗肺系咳喘痰病症

张安国¨51使用慈竹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肺系咳喘痰病症的患者,以淡竹沥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其他祛痰止咳中西药,连续治疗7天。两组用药均取得满意疗效,经比较慈竹沥在减少痰量,稀释痰液,缓解咳喘症状等方面优于淡竹沥。

6.3治疗小儿咳喘痰呜 咳喘痰鸣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时一种常见的顽症,因小儿呼吸道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感染后粘膜肿胀充血使气道更为狭小,通气不畅,粘稠分泌物堵塞,加重通气困难,使用t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疗程长。王莺芝扎¨采用竹沥混合液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咳喘痰鸣168例,显效105例,有效5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8 3%,作用迅速,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6.4治疗氯氮平引起的流涎 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由于对兴奋躁动、淡漠退缩、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疗效显著,且无椎体外系反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药有流涎反应,目前尚无理想的对抗药物。薛思显¨’1等利用竹沥治疗服用氯氮平后引起流涎的患者144例,疗效明显,用药后流涎消失率迭39.3%,总有效率述86.4%,未见不良反应。

6.5治疗呃逆 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因膈肌与迷走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膈肌痉挛。多因饮食所伤,过食生冷,寒湿凝滞中焦,胃阳被遏;过食辛热炙,灼伤胃阴,阳明腑实。气不顺行,升降失权,胃气上逆而生呃逆。临床上有寒热虚实之辨,在急治其标时,可采用竹沥或复方竹沥制品,清化热痰,和胃降逆而止呃逆,可获速效。早在((千金方》中就有用单味竹沥治疗烦躁哕气的记载。每次取竹沥20ml,用等量温开水兑服,每天3-4次,小儿用量酌减¨”。

7.结语

中药竹沥是我国传统用药,具有确切的疗效,丰富的资源。近年来对竹沥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但对其品种、制备工艺、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正品竹沥以淡竹为原料经干馏法制备而得,而目前用作竹沥的原料非常之多,它们的成分、药理、临床疗效是否与淡竹一致,有待全面系统的研究。竹沥制备的新工艺近年来亦有很多,各地不一,这些工艺与传统工艺在成分、药理与·临床疗效等方面有否差异,亦需作全面系统的研究方能定论。对竹沥祛痰镇咳作用的有效成分说法也不同,有人提出氨基酸为其有效成分,有人提出愈创木酚为其有效成分,也有人提出无机元素为其有效成分。竹沥中究竟何种成分在祛痰镇咳的药效作用上占主要地位,仍有待研究。对质量标准虽有研究,但竹沥的质量仍缺乏可控指标。为了更有效利用这一资源,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


底部导航
更多

江西仁安烤鲜竹沥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365网媒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