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仁安药业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鲜竹沥(中药材)

【成份】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粉绿竹、净竹及同属数种植物的鲜杆经直火烤制后自然沥出的液体,经浓缩后加适量(约0.3%)的山梨酸钾制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红棕色的液体;具竹香气,味微甘,允许有少量沉淀。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中风舌强,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

【规格】① 30ml/瓶,② 15ml/袋。

【产地】江西九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0ml,一日2次,或遵医嘱。

【贮藏】置遮光容器中,在阴凉处密闭保存。

【包装】① 钠钙玻璃药瓶,② 铝塑复合膜。

【保质期】24个月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江西仁安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丰林镇(原黄桶轧花厂)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木环乡九里村(原四五八厂)

联系电话:0792- 4611889

如有问题,请与生产企业联系。

鲜竹沥(中药材)使用说明书

江西仁安药业有限公司简介

江西仁安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鲜竹沥的中药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于2011年,公司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包含乌石村和九里村两个厂区,本公司从2015年开始,按GMP标准全新投入资金2亿元对两个厂区进行升级改造,致力于鲜竹沥中药材尊古炮炙的工业化大生产研究。几年来,公司投入五千多万人民币与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省药检院、珠海盈科瑞药物研院等科研单位及设备生产单位合作,独家研制开发了符合国家法定标准又符合传统炮炙工艺的大型鲜竹沥药材生产设备。公司现有敞开直火法、内置直火法、干馏法等多条工业化生产线,是国内唯一一家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组织专家组对我公司研发的两款工业化鲜竹沥生产设备和工艺(火制法、干馏法)进行的专场现场审评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两种鲜竹沥生产设备及炮制工艺,既保留了传统炮制特色,又有利于鲜竹沥的规范化和工业化生产。现有鲜竹沥年生产能力为8000吨以上。

企业资质:

鲜竹沥小知识

一、概况

鲜竹沥是一味历史悠久的经典名药,千百年来被称为痰家圣剂。本品为禾木科植物粉绿竹、净竹及同属数种植物的鲜杆经直火烤制后自然沥出的液体,临床上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中风舌强,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等症。

在现代国家药品标准中,鲜竹沥首次载入1977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标准记录“本品为禾木科植物粉绿竹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净竹Phyllostachy snuda McClure及同属数种植物的鲜杆经加热后自然沥出的液体,煮沸,加适量防腐剂制得。”后又再次载入1992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幔曜技窃亍氨酒肺棠究浦参锓勐讨馪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净竹Phyllostachy snuda McClure及同属数种植物的鲜杆经加热后自然沥出的液体,煮沸后,加适量防腐剂制得。”


鲜竹沥疗效与其炮炙工艺紧密相关,古籍记载,竹沥药性大寒,得火之后,寒气减,性滑流利,走窍逐痰。经典的炮炙方法有两种,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编著的《千金要方》记载:“取淡竹断两头节,火烧中央,器盛两头得汁。”,此为直火烧制法;明《本草纲目》增加了干馏法:“以竹截长五六寸,以瓶盛,倒悬,下用一器承之,周围以炭火逼之,其油沥于器下也。”

上述两种传统炮制工艺生产难度大、收率低、成本高、不环保,不安全;而鲜竹沥又是鲜竹沥合剂、复方鲜竹沥、益气祛痰合剂、竹沥达痰丸等中成药品种的原料,市场需求大。目前市场有采用违中药炮制原理的水煮法、水蒸汽蒸馏等方法生产的产品,有的甚至是利用竹制品原料高压蒸汽处理后的废液,或者是作为造纸原料的竹屑竹碎末碱化煎煮后的废液,经过滤、调PH值等工序处理后制成。这些工艺未遵守古法,其产品药性与疗效也必然不同,不能称之为“鲜竹沥”。



二、中医药典籍中对竹沥功效的描述

《本草衍义》:“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冯氏锦囊》:“竹沥却阴虚发热,中风噤牙,小儿天吊惊痫,妇人胎产闷晕,胎前不损子,产后不碍虚,止惊悸,却痰痫,痰在经络四肢,屈曲而搜剔;痰在皮里膜外,直达以宣通。但世以为大寒,殊不知系火煅出,又佐姜汁,有所寒乎?况沥之出于竹,犹人身之血也,极能补阴,长于清火,性滑流利,走窍逐痰,故为中风之要药。”

《本草选》:“竹沥乃阴虚有大热者仙品,中年痰火,舍此必不能成功。”

《本草汇言》:“利窍消痰,通经走络。主暴中风痰,猝然僵仆,人事昏塞,偏痹不仁,及伤寒大热,津液干枯,烦渴昏闷,或产后阴虚发热,口噤失音,并小儿惊风天吊,四肢搐搦。”

《本草备要》:“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目。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


《得配本草》:“治狂闷,利九窍,疗破伤中风,止因触胎动,养血明目。”

《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热除烦,治牙痛,明眼目。”

《本草求真》:“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凡小儿天吊惊痫,阴虚发热口噤,胎产血晕,痰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者,服之立能见效。”

《丹溪心法》:“竹沥滑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痰在膈间,使人癫狂,或健忘,或风痰,皆用竹沥,亦能养血。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

《医林纂要》:“竹有节而中通上乔,故沥上行无所不达,能驱

风散火,去湿行痰,透筋节而发之,正迅雷之发,则阴翳郁热暴风,皆止而爽然矣。是以治中风、中痰、风痉、癫痫、消渴诸急病,而利窍、明目、止汗、清热、除烦,皆宣达肝胆之阳气故也。宜和姜汁以助肝阳。今人视为险药霸道,失之矣。”

《本草经集注》:“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治口疮,目痛,明目,通利九窍。”

《药性切用》:“降阴虚之火,清经络之痰。姜汁为佐,治痰行经甚捷。

《本草衍义补遗》:“竹沥,《本草》大寒,泛观其意,以与石膏、芩、连等同类,而诸方治产后胎前诸病及金疮口噤与血虚自汗,消渴尿多,皆阴虚之病,无不用。《内经》曰:阴虚发热。大寒而能补,正与病对,薯蓣寒而能补,世或用之,惟竹沥因大寒置疑。竹沥味甘性缓,能除阴虚之有大热者,大寒者言其功也,非以气言,幸相与可否,若日不然,人吃笋自幼至老者,可无一人因笋寒而有病,沥即笋之液也,况假于火而成者,何寒如此之甚。





本公司鲜竹沥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图片

火烧制法制备鲜竹沥工艺

1、制备工艺:将鲜竹秆将两端去节的竹段,破片,将竹片直接置火上加热,收集两端自然沥出的液体,滤过,煮沸,加适量防腐剂,制得。

2、工艺流程图:


干馏法鲜竹沥制备工艺

1、制备工艺:将鲜竹秆将两端去节的竹段,破片,洗净,沥干;置干馏罐体内,密闭,加热,收集竹沥液,过滤,煮沸,加适量防腐剂,制得。

2、工艺流程图:

底部导航
更多

江西仁安烤鲜竹沥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365网媒 | 管理登录
seo seo